L_中药方集
首页 上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页 尾页 共93页/ 转到第

L介绍

雷轰丹 更多...
  雷轰丹--《辨证录》卷七【处方】雷丸2钱,红花2钱,甘草2钱,白芍5钱,车前子5钱,泽泻2钱,猪苓2钱。【功能主治】受毒作泻。无端一时作泻,大泻倾盆,腹痛不止,面青唇黑,几不欲生,肛门之边宛如刀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雷逐丹 更多...
  雷逐丹--《辨证录》卷五【处方】雷丸3钱,当归5钱,白芍5钱,红花1两,雄黄2钱,厚朴2钱,槟榔2钱,枳实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臌胀。虫结于血中,似臌而非臌,单腹胀满,四肢手足不浮肿,经数年不死者。【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下恶秽一桶愈。【摘录】《辨证录》卷五

雷金散 更多...
  雷金散--《卫生宝鉴》卷十四【处方】雷丸末8分,郁金末7分,黑牵牛末1钱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虫。【用法用量】用时以生油调下2-3匙,饭压之。【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四

露华汤 更多...
  露华汤--《传信适用方》卷四【处方】干莲房(来年者良)。【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食前,以麝香米饮送下。每日3次。不数日见效。去麝即不效,切勿减去。【摘录】《传信适用方》卷四

连芍调中汤 更多...
  连芍调中汤--《医学传灯》卷上【处方】枳壳、厚朴、山楂、泽泻、陈皮、桔梗、白芍、黄芩、黄连、甘草。【功能主治】疰夏胸中不宽,兼中热。【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连芩茱萸丸 更多...
  连芩茱萸丸--《医统》卷二十四【处方】黄连1两(炒),黄芩(炒)5钱,吴茱萸(汤泡)5钱,苍术(泔水浸)7钱,陈皮1钱。【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温热吐酸。【用法用量】津送下。【摘录】《医统》卷二十四

连茱丸 更多...
  连茱丸--《医统》卷五十六【处方】黄连(炒)5钱,山栀(炒)5钱,滑石5钱,吴茱萸(泡)5钱,荔枝核(烧存性)3钱。【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热乘心痛。【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摘录】《医统》卷五十六

连茱散 更多...
  连茱散--《痘疹会通》卷四【处方】川连5钱,吴萸2钱,竹叶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疹干呕。【用法用量】每服5分,姜汤调下。【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连茹绛复汤 更多...
  连茹绛复汤--《重订通俗伤寒论》【处方】小川连4分(醋炒),真新绛1钱半,玫瑰瓣3朵(拌炒丝瓜络3钱),淡竹茹3钱,旋复花3钱(包煎),青葱管3寸,广郁金汁4匙(冲)。【功能主治】清通肝络,行血止疼。主治肝病日久入络,血郁不舒,郁而化火,筋脉拘挛,胸胁串疼,脉弦而涩者。【用法用量】火盛痛甚者,加蜜炙延胡1钱半,醋炒川..

连葛解酲汤 更多...
  连葛解酲汤--《观聚方要补》卷二引《证治大还》【处方】黄连、葛根、滑石、山栀、神曲、青皮、木香。【功能主治】酒积,腹痛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加茵陈、泽泻、猪苓、肉桂,分利湿热尤妙。【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二引《证治大还》

连葛解醒汤 更多...
  连葛解醒汤--《观聚方要补》卷二引《证治大还》【处方】黄连、葛根、滑石、山栀、神曲、青皮、木香。【功能主治】治酒积,腹痛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加茵陈、泽泻、猪苓、肉桂,分利湿热尤妙。【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二引《证治大还》

连蒜丸 更多...
  连蒜丸--《活人心统》卷一【处方】川连2两(为末)。【制法】大蒜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积滞食。【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连蒲散 更多...
  连蒲散--《赤水玄珠》卷九【处方】黄连、蒲黄(炒)各3.6克,黄芩、当归、生地黄、枳壳(麸皮炒)、槐角、芍药、川芎各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清肠止血。治血分有热,大便下血。【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酒毒,加青皮、干葛,去枳壳;湿毒,加苍术、白术。【摘录】《赤水玄珠》卷九

连薷汤 更多...
  连薷汤--《玉案》卷三【处方】黄连3钱(吴茱萸炒),香薷1两,乌梅3个。【功能主治】受暑下痢鲜血。【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摘录】《玉案》卷三

连贝丸 更多...
  连贝丸--《医级》卷八【处方】黄连(制)、贝母、茯苓、玄参、甘草。【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木火刑金,痰随火动,多怒咳烦,声嘶气促,脉洪数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汤调下。【摘录】《医级》卷八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