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尾页 共36页/ 转到第
新加香薷饮 更多...
  【组成】香薷2钱,银花3钱,鲜扁豆花3钱,厚朴2钱,连翘2钱。【出处】《温病条辨》卷一。【主治】手太阴暑温,形如伤寒,右脉洪大,左手反小,面赤口渴,但汗不出者。【用法用量】上以水5杯,煮取2杯,先服1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

小续命汤 更多...
  小续命汤--《千金》卷八(注文)引《小品方》【组成】麻黄1两,防己1两,人参1两,黄芩1两,桂心1两,甘草1两,芍药1两,芎?1两,杏仁1两,附子1枚,防风1两半,生姜5两。【功效】扶正祛风。【主治】正气内虚,风邪外袭。中风卒起,不省人事,神气溃乱,半身不遂,筋急拘挛,口眼喎斜,语言謇涩,牙关紧闭,厥冷;或顽痹不仁,风湿..

小承气汤 更多...
  小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4两(酒洗),厚朴2两(炙,去皮),枳实3枚(大者,炙)。【功效】泻热通便,消痞除满。微和胃气。泻上焦之痞热。直下小肠结热。通里清热,宽中行气。【主治】阳明腑实证,热邪与积滞互结,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苔黄糙,脉滑数;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或痢疾初起,腹痛胀满,里急后重..

小蓟饮子 更多...
  组成与用法【方源】《重订严氏济生方·小便门》小蓟饮子 : 治下焦结热血淋。【组成】 生地黄 洗,四两[30g]   小蓟 半两[15g]   滑石 半两[15g]   木通 半两[6g]   蒲黄 半两(炒)[9g]    藕节 半两[9g]    淡竹叶 半两[9g]   当归 (酒浸)半两[6g]  山栀子 半两[9g]  炙甘草 半两[6g] 【用法】咀,..

仙方活命饮 更多...
  组成与用法【方源】《校注妇人良方》【组成】 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节 皂角刺炒 穿山甲炙 天花粉 乳香 没药 各一钱[各3g]  金银花 [25g]  陈皮 三钱[9g]【用法】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方歌】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一切痈毒能溃散,溃后忌服用勿差。主治与功用..

香薷散 更多...
  组成和用法【组成】香薷一斤[9g] 白扁豆微炒 厚朴姜制,各半斤[各6g]【用法】上为粗末,每三钱[9g],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随病不拘时。【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主治与功用【主治】阴暑。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

小半夏汤 更多...
  小半夏汤--处方来源:《金匮》卷中【别名】半夏生姜汤、半夏汤、鲜陈汤【组成】半夏1升,生姜半斤。【功效】蠲饮和胃,降逆止呕。开胃消食。温胃燥湿。除痰,降气,平胃。【主治】痰饮内停,呕吐,反胃,呃逆,霍乱,心下痞,不寐。呕家不渴,心下有支饮;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而哕者;诸呕吐,谷..

泻心汤 更多...
   泻心汤--处方来源:《金匮》卷中 【方剂名称】泻心汤【别名】大黄黄连泻心汤、三黄汤、三黄泻心汤【组成】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功效】泻火燥湿。【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热;或积热上冲而致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或外科疮疡,见有心胸烦热,大便于结者。【用法用量】上以水3..

香连丸 更多...
   香连丸--处方来源:《中国药典》 【方剂名称】香连丸【处方】黄连(吴茱萸制)800g 木香200g【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菌痢,肠炎。【用法用量】..

小陷胸汤 更多...
   小陷胸汤--处方来源:《伤寒论》 【方剂名称】小陷胸汤【拼音】Xiǎo Xiàn Xiōng Tāng【别名】陷胸汤【组成】黄连1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1枚。【功效】除膈上结热。除痰去热。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主治】小结胸病,心下按之则痛,舌苔黄腻,脉浮滑。及痰热互结而成的胸痹,或痰热在膈上而致的咳嗽面赤,胸腹常..

消风散 更多...
  消风散--处方来源:《外科正宗》卷四【别名】凉血消风散【组成】当归1钱,生地1钱,防风1钱,蝉蜕1钱,知母1钱,苦参1钱,胡麻1钱,荆芥1钱,苍术1钱,牛蒡子1钱,石膏1钱,甘草5分,木通5分。【功效】疏风清热,除湿止痒。【主治】风湿热毒浸袭肌肤,致患瘾疹,湿疹、风疹。【用法用量】上用水2钟,煎8分,食远服。【用药禁忌】服..

小建中汤 更多...
  小建中汤--处方来源:《伤寒论》【别名】芍药汤、桂心汤、建中汤、桂枝芍药汤【组成】桂枝3两(去皮),甘草2两(炙),大枣12个(擘),芍药6两,生姜3两(切),胶饴1升。【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气虚寒,营卫不调,阴阳不和,或土虚木乘所致的虚劳里急腹痛,心悸虚烦,衄血吐血、面色萎黄,遗精。再生障碍性贫血..

逍遥散 更多...
  逍遥散--处方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别名】逍遥汤【组成】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去苗,锉,微炒)1两,茯苓(去皮,白者)1两,芍药(白)1两,白术1两,柴胡(去苗)1两。【现代处方】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调荣益卫,止嗽消痰,降火滋阴。..

小青龙汤 更多...
  小青龙汤--处方来源:《伤寒论》 【别名】青龙汤、细辛五昧汤【组成】麻黄3两(去节),芍药3两,细辛3两,干姜3两,甘草3两(炙),桂枝3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现代处方】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发越风寒,分利水气。行..

小柴胡汤 更多...
  小柴胡汤--处方来源:《伤寒论》 【别名】柴胡汤、黄龙汤、三禁汤、人参汤、和解散【组成】柴胡半斤,黄芩3两,人参3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3两(切),生姜3两(切),大枣12个(擘)。【现代处方】柴胡9克、黄芩9克、制半夏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党参6克【功效】和解表里。【主治】伤寒少阳病,寒热往来,..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