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参归芪汤 更多... |
【方源】《痘疹仁端录》卷十。【组成】黄芪钱半,人参、川芎、当归各一钱,甘草、山楂、红花、白术各八分,官桂三分【用法】水煎服。【主治】痘疮气血不足,顶陷不起,血不红活,虽然成浆,而皮软色白。 |
人参归脾丸 更多... |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即《口齿类要》“归脾汤”改为丸剂。见该条。 |
人参四物汤 更多... |
人参四物汤--《竹林女科》卷一【方源】《竹林女科》卷一。【组成】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各一钱,知母(酒炒)、麦冬(去心)各八分,甘草五分(炙)【用法】生姜、大枣为引,水煎,空心服。【主治】形瘦血热经闭。【备考】本方名人参四物汤,但方中无人参,疑脱。人参四物汤--《宁坤秘籍》卷上【方源】《宁坤秘籍》卷上。【组.. |
人参四顺汤 更多... |
《鸡峰》卷五。为《伤寒论》“四逆加人参汤”之异名。见该条。 |
人参四逆汤 更多... |
《古方选注》卷上。为《伤寒论》“四逆加人参汤”之异名。见该条。 |
人参冬花膏 更多... |
【方源】《幼幼集成》卷三。【组成】人参、天门冬、麦门冬、款冬花、川贝母、桑白皮、金井胶片枯芩 白当归各一钱北五味 炙甘草各五分【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灯心汤送下。【主治】气逆咳血,痰中带血。 |
人参冬梨方 更多... |
【方源】《医学从众录》卷二。【组成】人参、天冬、麦冬各一钱五分,茯苓五分,杏仁二个(去皮尖),红枣二个(去核),莲子六个(去皮心),人乳三匙,白蜜三匙,大甜梨一个(铜刀挖去心)【用法】将前药制碎,纳梨内,仍以梨盖盖之,用绵纸封固,饭上蒸熟,日间吃其药,临卧吃此梨。【主治】痰火骨蒸,吐血不足。 |
人参生化汤 更多... |
人参生化汤--《杂症会心录》卷下【方源】《杂症会心录》卷下。【组成】人参三钱,当归五钱,川芎二钱,炮姜一钱,甘草五分(炙),桃仁十粒(去皮尖)【用法】水二钟,加酒少许,煎一钟,温服。【功用】补元逐瘀.【主治】产后恶露未尽,败血停凝,上熏肺金,令人喘者。人参生化汤--《会约》卷十五【方源】《会约》卷十五。【组成.. |
人参生脉散 更多... |
《症因脉治》卷二。为《医学启源》卷下“生脉散”之异名。见该条。 |
人参生津散 更多... |
【方源】《医部全录》卷四九二。【组成】人参、麦冬、天花粉、葛根、甘草【用法】水煎服。【主治】痘后作渴。【加减】有热,加知母、软石膏;自利,加白术、升麻。 |
人参生犀散 更多... |
人参生犀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组成】人参(切,去芦)三钱,前胡(去芦)七钱,甘草(炙黄)二钱,桔梗、杏仁(去皮尖,略晒干,为末)各五钱【用法】将前四味为末,后入杏仁,再粗箩罗过。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功用】解时气,调胃进食。【主治】小儿时气寒壅,咳.. |
人参白术丸 更多... |
【方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三。【组成】人参、半夏曲、白术(锉)、白茯苓(去黑皮)各半两,天麻、丁香各一分,龙脑(研)一钱半,丹砂(研,水飞)一钱【用法】上药除研者外,捣罗为细末,和令匀,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茶清亦得。【功用】利胸膈,去痰逆。【主治】胸膈痰逆,不思饮食。 |
人参甘草汤 更多... |
人参甘草汤--《三因》卷十三《三因》卷十三。为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医心方》卷二十二引《产经》“人参汤”之异名。见该条。人参甘草汤--《医方类聚》卷七十五【方源】《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经验秘方》。【组成】甘草一两(去皮),桔梗五钱,人参二钱半,黄耆二钱【用法】上(口+父)咀。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水一盏半.. |
人参甘桔汤 更多... |
【方源】《活幼心书》卷下。【组成】人参(去芦)半两,桔梗(锉,用蜜水浸透)一两,甘草(半生半炙)三钱【用法】上(口+父)咀。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不拘时候温服。【主治】感冒风热,火气熏逼,痘疮蕴毒上攻,咽喉肿痛,痰气不顺,咳嗽失音,饮食减少者。【加减】风热,加荆芥、杏仁煎;痘疮后目生翳膜,用蝉壳净洗,去.. |
人参石脂汤 更多... |
【方源】《温病条辨》卷二。【组成】人参三钱,赤石脂(细末)三钱,炮姜二钱,白粳米(炒)一合【用法】水五杯,先煮人参、白米、炮姜令浓,得二杯,后调石脂细末和匀,分二次服。【主治】久痢阳明不闻。【备考】本方为辛甘温合涩法,即桃花汤之变法也。 |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4236847号;粤公网安备4409810266068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