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尾页 共93页/ 转到第
凉血地黄汤 更多...
  凉血地黄汤--《脾胃论》卷中【组成】黄柏(去皮,锉,炒)1钱,知母(锉,炒)1钱,青皮(不去皮瓤)5分,槐子(炒)5分,熟地黄5分,当归5分。【主治】时值长夏,湿热大盛,客气胜而主气弱,肠澼病甚。【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用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加减】小便涩,脐下闷,或大便则后重,调木香、槟榔细末各5..

两地汤 更多...
  两地汤--《傅青主女科》卷上【组成】大生地1两(酒炒),玄参1两,白芍药5钱(酒炒),麦冬肉5钱,地骨皮3钱,阿胶3钱。【主治】先期经来只1-2点者。【用法用量】水煎服。4剂而经调。【各家论述】此方之用地骨、生地,能清骨中之热。骨中之热,由于肾经之热,清其骨髓,则肾气自情,而又不损伤胃气,此治之巧也。况所用诸药,又纯..

苓甘五味姜辛汤 更多...
  组成与用法【方源】《金匮要略》【组成】茯苓 四两 [12g] 甘草 三两 [9g] 干姜 三两 [9g] 细辛 三两 [5g] 五味子 半升 [5g]【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方歌】苓甘五味姜辛汤,温阳化饮常用方,半夏杏仁均可入,寒痰冷饮保安康。主治与功用【主治】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

连朴饮 更多...
  组成与用法【方源】《霍乱论》治湿热蕴服而成霍乱,兼能行气涤痰。【释名】因霍乱一病多发于春秋之间,发病急骤,有挥霍撩乱之势,故命名为霍乱。【组成】制厚朴 二钱[6g]  川连 姜汁炒  石菖蒲、制半夏 各一钱[各3g]  香豉 炒 焦栀 各三钱[各9g] 芦根 二两[60g]【用法】水煎温服。【方歌】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

良附丸 更多...
  组成与用法【方源】《良方集腋·气痹门》: “治心口一点痛,乃胃脘有滞或有虫,多因恼怒及受寒而起,遂致终身为痰。俗云心头痛者非也。”【组成】 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    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各等分(各9g)【用法】 上两味须要各研各贮,用时以米饮汤加入生姜汁一匙,盐一撮为丸,服之立止。【方歌】 良附丸用醋香..

理中丸 更多...
  组成与用法【方源】《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组成】 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各三两[各9g]【用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

六一散 更多...
  组成和用法【方源】《河间医学六书·伤寒标本心法类萃》:“益元散,即天水散。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为末,水调或加蜜,或葱豉汤调。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释名】本方以药物用量比例命名。《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六一者,方用滑石六两,甘草一两,因数而名之也”。【组成】 滑石 六两[18g] 甘草 一两[3g]【用法】上为..

龙胆泻肝汤 更多...
  组成和用法【方源】《医方集解》“此足厥阴少阳药也”。龙胆泻肝汤本方之源,暂时尚难确定。有认为本方是“李东垣方”,查《兰室秘藏》所载本方,是名同药异;有人认为本方出自《局方》,但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未见该方记载;有认为本方出自《医宗金鉴》,但查《医宗金鉴》所载,方凡二见,一见于《外科心法要诀》,其方引自《..

凉膈散 更多...
  组成与用法【方源】《局方·卷之六治积热》凉膈散 治大人、小儿脏腑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颌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秘结,一切风壅,并宜服之。【组成】 川大黄、朴硝、甘草 ,各二十两[各9g] 山栀子仁、薄荷,去梗、黄芩 各十两[各5g] 连..

理中汤 更多...
  理中汤--处方来源:《伤寒论》【方剂名称】理中汤【别名】人参汤、治中汤、理中煎、人参理中汤、干姜理中汤【组成】人参3两,干姜3两,甘草(炙)3两,白术3两。【功效】温中祛寒,补益脾胃。【主治】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自利不渴;呕吐,腹痛,不欲饮食,中寒霍乱,阳虚失血,病后喜唾,胸痹虚证,小儿慢惊。【用法用..

苓桂术甘汤 更多...
  【组成】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炙甘草6g【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方义】本方所治痰饮乃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盖脾主中州,职司气化,为..

龙脑安神丸 更多...
  龙脑安神丸--处方来源:《御药院方》卷一。别名: 安神丸组成: 茯神1两(去粗皮,取末),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去心),乌犀1两(取末),朱砂2两,真地骨皮1两,甘草1两(取末),桑白皮(取末)1两,马牙消(别研)1钱,龙脑3钱(别研),牛黄3钱(别研),麝香(别研)3钱,金箔35箔。主治: 男子、妇人、小儿五积癫..

六君子汤 更多...
  六君子汤--处方来源:《医学正传》卷三引《局方》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5分,茯苓1钱,甘草1钱,人参1钱,白术1钱5分。【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行气化滞,燥湿除痰,理气降逆。主脾胃虚弱,气逆痰滞。食少便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气痞满,呕恶呃逆,吞酸,面色萎黄,四肢倦怠;以及脾虚膨胀..

六味地黄丸 更多...
  【处方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别名】补肾地黄丸、补肝肾地黄丸、地黄丸、六味丸【组成】熟地黄8钱,山萸肉4钱,干山药4钱,泽泻3钱,牡丹皮3钱,白茯苓(去皮)3钱。【现代处方】熟地黄240克 山萸肉120克 山药120克 泽泻90克 茯苓90克 丹皮90克。【功效】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痠软,遗精..

龙马自来丹 更多...
  龙马自来丹--《医林改错》卷下【处方】马钱子240克,地龙8条(去土,焙干,为末),香油500克。【制法】将香油入锅内熬滚,人马钱子炸之,待马饯子微有响爆之声,取一个用刀切两半,看其内以紫红色为度,研为细末,再入前地龙末,和匀,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痫证。【用法用量】每次0.9~1.2克,临卧用盐水送下。若五..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