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慢性支气管炎介绍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指气管、支气管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为特征。多在冬季发作,进而迁延日久,病变发展可并发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属于祖国医学“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
  咳嗽、咯痰,一般在晨起及睡前咳嗽咯痰较多,寒冷季节加重,痰可为白色粘痰或泡沫,伴有感染时,则痰为粘液脓性,痰量也增加。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伴有喘息和哮鸣音;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可伴有活动后气促。
  急性发作期常有散在的干湿罗音,喘息型可听到哮鸣音,并发肺气肿时则有肺气肿征。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无喘息者为单纯型,兼有喘息为喘息型。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康复固本方
康复期:如症情稳定进入临床缓解期、咳喘不明显,痰是很少,时易自汗气短、动则尤甚,此时治疗应予扶正固本为主,佐以化痰活..
麦味地黄汤合人参蛤蚧激加减
久延肺肾两虚,降纳失司、咳嗽伴有喘息、气短、呼多吸少、动则尤甚、腰膝酸软、舌淡或紫暗、苔薄或无、脉弱或虚数,治以补肾..
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病久脑脾两虚,痰湿壅盛,咳嗽痰多而浊、色白或灰白,但易咳出,纳差腹胀、或大便时溏,神疲乏力,舌胖苔薄或腻,脉缓弱或弦..
麻杏甘石汤加味
热证​:咳嗽咯痰黄粘不爽、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者治以消肺化痰。
小青龙汤加减
寒证:咳嗽比平时加重,咳痰稀白量多、甚喘息不能平卧,恶寒发热、舌苦白腻、脉弦紧,治以散寒化痰、宣肺降气、镇咳平喘。
【预防】积极预防感冒、消除致病因素、积极锻炼身体
消除致病因素:戒烟、保暖,注意通风,避免有害及刺激性气体,消除烟尘;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如慢跑、呼吸体操,耐..
敷贴法:白芥子、玄胡、甘遂、细辛等和药
敷贴法:白芥子、玄胡各21克,甘遂、细辛各12克,共研为末每次取三分之一量,以姜汁调为糊状。
食疗:百杏粥、黄胡粥
百杏粥:适用于咳嗽肺燥心神不安者;黄胡粥:适用于慢性咳喘,肺脾肾虚者 。
中成药:杏苏止咳颗粒、杏苏止咳口服液、川贝止咳露、蜜炼川贝枇杷膏、..
适用于:咳嗽痰白者、咳嗽痰黄者、咳嗽伴有发热恶寒者
《金匮》肾气丸加减
肺肾气虚:咳嗽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动则气喘,呼多吸少,畏寒肢冷,痰稀色白,舌苔白滑、脉细无力,治宜补肾纳气。
六君子汤加减
肺脾气虚:慢性缓解期,可见有气促,动则汗出,食欲不振,肢体乏力,大便稀溏,受寒则咳喘发作加重,舌苔薄白,脉细弦,治宜益气健脾。
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阻肺:咳嗽喘气,痰黄稠不易咯出,胸闷口苦,或有咽痛,舌苔黄腻或黄白相兼,脉滑数,治宜清肺化痰。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痰湿犯肺:咳嗽反复发作,痰多色白而粘,胸脘痞闷,食少腹胀,大便时稀,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燥湿化痰。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