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中药方集
首页 上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页 尾页 共42页/ 转到第

Q介绍

清喉利咽颗粒 更多...
  清喉利咽颗粒--《中国药典》【处方】黄芩、西青果、桔梗、竹茹、胖大海、橘红、枳壳、桑叶、香附(醋制)、紫苏子、紫苏梗、沉香、薄荷脑【性状】为黄棕色的颗粒;气香,味甜、微苦。【炮制】上十三味,除薄荷脑外,沉香提取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备用;胖大海温浸,滤过,滤液备用;其余黄芩等十味加水煎煮,水煎液滤..

清喉咽合剂 更多...
  清喉咽合剂--《中国药典》【处方】地黄180g,麦冬160g,玄参260g, 连翘315g ,黄芩315g。【性状】为棕褐色的澄清液体;味苦。【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57%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漉液约6000ml,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约1400ml,取出,加..

清喉消毒散 更多...
  清喉消毒散--《咽喉经验秘传》【处方】金银花、甘草、元参、薄荷、黄连、牛蒡子、山栀、连翘、防风、荆芥。【功能主治】清热利咽。治咽喉肿痛。【用法用量】上十味,加灯心30根,用水500毫升,煎至400~450毫升,食后服。【摘录】《咽喉经验秘传》

清喘汤 更多...
  清喘汤--苏礼方【处方】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功能主治】宣肺化痰,平喘止咳。主治痰饮喘咳。【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摘录】苏礼方

清宁丸 更多...
  清宁丸--《中国药典》【处方】大黄600g,绿豆25g,车前草25g,白术(炒)25g,黑豆25g,半夏(制)25g,香附(醋制)25g,桑叶25g,桃枝5g,牛乳50g,厚朴(姜制)25g,麦芽25g,陈皮25g,侧柏叶25g。【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苦。【炮制】上十四味,除牛乳外,将大黄碎为小块,另取黄酒600g,与大黄拌于罐中,加盖封闭,隔水加..

清宁散 更多...
  清宁散--《直指小儿方》卷一【处方】桑白皮(炒)、葶苈<炒)、赤茯苓、车前子、栀子仁各等分, 甘草(炙)减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心肺蕴热发惊,甚则搐掣,咳嗽。【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生姜、大枣煎服。【摘录】《直指小儿方》卷一

清宁膏 更多...
  清宁膏--《医级》卷八【处方】天冬240克,麦冬、杏仁、半夏(制)、贝母各120克,桔梗、甘草、诃子、北沙参各120克,桑皮、牛蒡子各60克。【功能主治】治肺受火刑,咳嗽,声音嘶哑。【用法用量】水熬二次,去滓,再熬至250毫升,入葛粉120克、白蜜500克搅匀,煮一日成膏。频服20~30毫升。【摘录】《医级》卷八

清宫汤 更多...
  清宫汤--《温病条辨》卷一【处方】玄参心9克,莲子心1.5克,竹叶卷心6克,连翘心6克,犀角尖(磨,冲)6克,连心麦冬9克。【功能主治】清心解毒,养阴生津。治温病,邪陷心包,发热,神昏谵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痰热盛,加竹沥、梨汁各25毫升;咯痰不清,加瓜蒌皮4.5克;热毒盛,加金汁、人中黄;渐欲神昏,加银花9克、荷叶6..

清带汤 更多...
  清带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处方】生山药30克,生龙骨(捣细)18克,生牡蛎(捣细)18克,海螵蛸(去净甲,捣)12克,茜草9克。【功能主治】治妇女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水煎服。单纯赤带,加白芍、苦参各6克;单纯白带,加鹿角霜、白术各9克。【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清平丸 更多...
  清平丸--《青囊秘传》【处方】紫背浮萍(七月七日采,晒干为末)500克,草乌、萎蕤、海风藤、麻黄各60克,麝香6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蜜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大风;中风,口眼歪斜,瘫痪;跌打损伤。【用法用量】用草乌煎酒,磨服一丸。【摘录】《青囊秘传》

清开灵口服液 更多...
  清开灵口服液--《中国药典》【处方】胆酸、珍珠母、猪脱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性状】为棕红色的液体;味甜、微苦。【炮制】上八味,水牛角磨粉,板蓝根、栀子、金银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适量,静置,滤过,回收乙醇..

清心凉膈散 更多...
  清心凉膈散--《温热经纬》卷五【别名】桔梗汤(《温热经纬》卷五)。【处方】连翘120克,甘草60克,黄芩(酒炒)、薄荷、栀子各30克,桔梗60克,石膏150克。【功能主治】清心凉膈,宣肺透疹。治疫疹初起。【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每服9~15克,加竹叶1片,用水375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滓,入生白蜜20毫升,微煎,温服。【摘录】《..

清心涤痰汤 更多...
  清心涤痰汤--《医宗金鉴》卷五十一【处方】竹茹、橘红、半夏(姜制)、茯苓、枳实(麸炒)、甘草(生)、麦冬(去心)、枣仁(炒)、人参、菖蒲、南星、川黄连。【功能主治】治小儿急惊风后,脾虚多痰者。【用法用量】用生姜为引,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清心温胆汤 更多...
  清心温胆汤--《古今医鉴》卷七【别名】清心抑胆汤(《万病回春》卷四)。【处方】麦门冬(去心)2.4克,川芎1.8克,人参1.8克,远志(去心)1.8克,甘草1.2克,当归(酒浸)、白芍(酒浸)、白术(去芦,炒)、茯苓(去皮)、陈皮3克,半夏(姜汁炒)、枳实(麸炒)、竹茹、石菖蒲、香附(炒)、黄连(姜汁炒)各3克。【功能主治】..

清心药 更多...
  清心药--《证治准绳·疡医》卷六【处方】牡丹皮、当归、川芎、黄芩、黄连、赤芍药、生地黄、连翘、栀子、桃仁、甘草。【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骨折脱臼等。【用法用量】用灯心草、薄荷煎,入童便和服。【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