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Q介绍 | |
|
|
|
| 七圣汤 更多... |
|
七圣汤--《证治汇补》卷五 【处方】半夏、黄连、白蔻、人参、茯苓、竹茹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噎膈。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证治汇补》卷五 七圣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方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组成】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三两,苍术(炒)二两,橘皮(汤洗.去白,焙)、木通(锉)各.. |
| 芩连清心汤 更多... |
|
芩连清心汤--《类证治裁》卷四【处方】黄芩、黄连、麦冬、花粉、茯神、丹参、牛黄、菖蒲、远志。【功能主治】清心开窍,化痰安神。治痰火扰心,癫狂烦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类证治裁》卷四 |
| 蚯蚓白糖浸液 更多... |
|
蚯蚓白糖浸液--《经验方》【处方】大蚯蚓3条,白糖30克,冰片1克。【制法】将大蚯蚓去其污泥(不用水洗)置碗中加白糖30克、冰片1克,拌匀,30分钟后取其浸出液。【功能主治】散热止痛,消肿解毒。【用法用量】以浸出液涂搽或温敷患处,2~3小时更换1次。【注意】外用无禁忌,浸液不宜内服。【摘录】《经验方》 |
| 清营拓脉饮 更多... |
|
清营拓脉饮--李文亮方【处方】当归50克,泽兰50克,双花50克,元参25克,生地25克,钩藤25克,生黄芪50克,米壳20克,薏米30克,鸡血藤25克,水蛭15克,生地20克,蟾酥0.03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通脉。主治寒凝瘀阻,瘀久化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李文亮方 |
| 千金化气汤 更多... |
|
千金化气汤--《万病回春》卷三【处方】青皮、陈皮、枳壳(去瓤)、香附、砂仁、白豆蔻各30克,木香15克,丁香9克,半夏(姜制)、草果、干姜各21克, 槟榔45克,川芎、白芷、三棱(醋炒)、莪术、延胡索各30克,小茴香15克,厚朴(姜汁炒)、大腹皮、白芍各30克, 甘草9克。【功能主治】治男子腹中气块疼痛。【用法用量】上锉一剂.. |
| 清火消毒汤 更多... |
|
清火消毒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处方】黄芩、黄连、山栀、郁金、龙胆草、雄黄、地骨皮、灯心。【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治疹后痨。疹既收没,毒邪郁于肌肉间,昼夜发热,渐至发焦肤槁,羸瘦如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
| 清火滋阴汤 更多... |
|
清火滋阴汤--《万病回春》卷四【处方】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栀子仁、黄连(去毛)、山药、山茱萸(酒蒸,去核)、泽泻、赤茯苓(去皮)。【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滋阴泻火,凉血止血,治吐血、咳血、呕血。【用法用量】水煎,入童便同服。【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
| 清火补阴汤 更多... |
|
清火补阴汤--《古今医鉴》卷九【处方】当归3克,川芎3克,白芍4.2克,熟地黄4.2克,黄柏3克(童便炒),知母3克(生用),天花粉3克,甘草3克,玄参9克。【功能主治】泻火补阴。治虚火上升,喉痛生疮,热毒喉闭。【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入竹沥20毫升,温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
| 清热解郁汤 更多... |
|
清热解郁汤--《万病回春》卷五【处方】栀子(炒黑)6克,枳壳(麸炒)、西芎、黄连(炒)、香附(炒)各3克,干姜(炒黑)、陈皮各1.5克,甘草0.9克, 苍术(米泔浸)2.1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胃中郁热,胃脘疼痛。【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滓再煎服。【注意】服药后戒饮食半日。【摘录】《万病回春》卷.. |
| 秦艽鳖甲散 更多... |
|
【方剂名】秦艽鳖甲散,出自近元·《卫生宝鉴》。
【组成】柴胡、鳖甲、地骨皮各一两(各30克),秦艽、当归、知母各半两(各15克)。
【用法】上药研末,每用15克,水煎服。
【功效】滋阴养血,清热除蒸。
【主治】骨蒸潮热,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口干咽燥,夜寐盗汗,咳嗽困倦,脉细数。
【临床医案】临床主.. |
| 清胰汤 更多... |
|
清胰汤,是由柴胡、白芍、生大黄(后下)等药材组成的中医方剂,出自《四川中医》。
药膳配方:柴胡15g,白芍15g,生大黄(后下)15g,黄芩9g,胡黄连9g,木香9g,延胡索9g,芒硝(冲服)9g。
功能效用: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
制作方法:日1剂水煎取液300ml,禁食者鼻饲,开放饮食者可口服,用至.. |
| 清热调血汤 更多... |
|
清热调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古今医鉴》卷十一。具有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之功效。主治妇人经水将来,腹中阵阵作痛,乍作乍止,气血俱实。症见经前经期小腹灼热胀痛,拒按,经色暗红,质稠有块。或伴腰骶部胀痛,或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重多数病人有低热起伏,小便短黄,平时带下色黄,味臭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 |
|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4236847号;粤公网安备4409810266068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