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介绍 | |
|
|
|
| 通隘散 更多... |
|
通隘散--《古今医鉴》卷九【处方】白硼砂6克,孩儿茶3克,蒲黄1.8克,青黛3克,牙消1.8克,枯矾1.8克,片脑0.6克,黄连1.5克(研末),滑石3克,寒水石3克,黄柏1.5克(研末)。【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喉痛生疮声哑。【用法用量】用少许,吹入喉中即效。【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
| 通顶散 更多... |
|
通顶散--《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处方】消石7.5克,滑石7.5克。【制法】上药干铫子内同炒令黄色,候冷,细研为末。【功能主治】治头偏痛。【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鼻中。【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 |
| 通鸣散 更多... |
|
通鸣散--《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张涣【处方】九节菖蒲、远志各30克,柴胡、麦门冬、防风各15克,细辛、甜葶苈各7.5克,杏仁(净)27枚,磁石(淬,淘赤汁)7.5克。【制法】研末。【功能主治】治耳聋。【用法用量】食后用葱汤调服1.5克,一日二次。【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张涣 |
| 通鼻散 更多... |
|
通鼻散--《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处方】壶卢壳(烧灰)、石钟乳、胆矾、冰片各等分。【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治杨梅结毒,鼻塞不通。【用法用量】吹入鼻内,出黄水。一日吹二三次,二三日即通。【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三 |
| 通鼻膏 更多... |
|
通鼻膏--《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别名】辛夷膏(《普济方》卷五十六)。【处方】白芷15克,芎藭15克,木通15克,当归23克,细辛23克,莽草23克,辛夷30克。【功能主治】治鼻孔窒塞,香臭不闻,妨闷疼痛。【用法用量】上药细锉,以猪脂500克,煎令白芷色黄,绵滤去滓,盛于不津器中。候冷,绵裹枣核大,纳鼻中,一日换三次。【摘录.. |
| 铁军汤 更多... |
|
铁军汤--孙兴大方【处方】滑石12克,生山栀12克,玄参12克,生地15克,生大黄12克,匾蓄10克,苏叶12克,生山楂18克,六神曲12克,马鞭草12克,青皮6克,川牛膝12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祛瘀。主治湿热下注,肝火偏旺,气滞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孙兴大方 |
| 铁弹圆 更多... |
|
铁弹圆--《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乳香(别研)、没药(别研),各一两了。川乌头(炮.去皮.尖.脐.为末)一两半,麝香(细研)一钱,五灵脂(酒浸.淘去沙石.晒干)四两(为末)。【炮制】上先将乳香、没药于阴凉处细研,次入麝香,次入药末再研,滴水和药,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卒暴中风,神志昏愦,牙关紧急,目睛直.. |
| 铁扇散 更多... |
|
铁扇散--《救伤秘旨》【处方】象皮(切片,焙干),花龙骨各15克,陈石灰、柏香(附松香中黑色者)、松香(与柏香同熔化,倾水中,取出晾干)、枯白矾各30克。【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生肌收口。治金疮。【用法用量】遇破伤者,用敷血出处,以扇搧之,立时收口结疤。【注意】用药后,戒饮酒,恐血热妄行,忌卧热处,勿厚裹.. |
| 三子养亲汤 更多... |
|
三子养亲汤,是传统的中药方剂,用于降气消食、温化痰饮之功的方剂,主要治疗老人中虚喘嗽,痰壅气滞之症。此方出自《韩氏医通》,莱菔子就是萝卜子,苏子是紫苏的种子,白芥子是芥菜的种子,三味本草都是植物的种子,种子都有油性,能滋润,且性质都是往下降的,能通便。三个药加在一起,把老人的吃喝拉撒以及平时可能有的一些.. |
| 三拗汤 更多... |
|
三拗汤是一种方剂,源于张仲景,后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收录。由麻黄,杏仁,甘草组成,主治宣肺解表,具有镇咳、平喘、祛痰、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和抗过敏作用。
【药用成分】
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各等分(30克)。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 |
| 实脾饮 更多... |
|
实脾散,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功效。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属于脾肾阳虚气滞者。
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白茯苓、干姜.. |
| 四妙丸 更多... |
|
四妙丸是由苍术、牛膝 、黄柏、苡仁等药物制成的中成药,具有清热祛湿、通筋利痹、滋补脾胃的功效,还具有抗菌、强身健骨的作用。
1、清热祛湿
四妙丸中含有黄柏为主药,取其寒以胜热,苦以燥湿,善治下焦湿热;配以苍术可燥湿健脾利水,使湿去而不再,因此具有清热祛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女阴溃疡、外阴湿疹、外阴.. |
| 散偏汤 更多... |
|
【方剂名】散偏汤,出自清·《辨证录》。
【组成】白芍五钱(15克)、川芎一两(30克)、郁李仁一钱(3克)、柴胡一钱(3克)、白芥子三钱(9克)、香附二钱(6克)、甘草一钱(3克) 、白芷五分(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风止痛。
【主治】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于少阳经,半边头风,或痛在右,或痛在左,时轻时重.. |
|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4236847号;粤公网安备4409810266068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