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中药方集
首页 上页 5 6 7 8 9 10 11 下页 尾页 共42页/ 转到第

Q介绍

七疝丸 更多...
  七疝丸--《外台》卷七【方源】《外台》卷七引《范汪方》。【组成】蜀椒五分(汗),干姜、厚朴(炙)、黄芩、细辛、芍药、桂心各四分,桔梗二分,鸟喙一分(炮),柴胡一分,茯苓一分,牡丹皮一分【用法】上为粗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先哺以酒,每服七丸,一日三次。不知渐加,以知为度。【主治】诸寒疝,脐旁痛,上支胸中满,..

七疝丹 更多...
  【方源】《医方类聚》卷九十引《修月鲁般经》。【组成】胡椒(炼)三百六十粒,黑牵牛(炼)三百六十粒,斑蝥二十一个(去头足),巴豆二十一个(去心,尽去油),木香二钱,丁香二钱【用法】上除巴豆外,共为细末,别研细巴豆,和诸药,共乳匀,用生葱自然汁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量病人肥瘦加减,温盐汤酒下;临发时服,..

七疝散 更多...
  【方源】《鸡峰》卷十三。【组成】茴香、川楝子(每个钻一窍子)、解盐、桃仁麸各一两,斑蝥四十九个【用法】上同炒桃仁熟,取出放冷,去斑蝥并麸,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温酒调下。【主治】疝气。

七宝汤 更多...
  七宝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三【方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三。【组成】人参、白茯苓(去黑皮)、茯神(去木)、龙骨、远志(去心)、麦门冬(去心焙)、生干地黄(洗切)、甘草(炙锉)、天门冬(去心,焙)各半两,丹砂(研)、天竺黄(研各一钱)【用法】上十一味,粗捣筛九味,入研药和匀。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

七灰散 更多...
  【方源】《医统》卷八十四。【组成】莲蓬壳、益母草、旱莲草、罂粟壳、醃蟹壳、棕毛叶、藕节灰各等分(烧存性)【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醋点汤调下。【主治】血崩。

七贞汤 更多...
  【方源】《疡医大全》卷三十三。【组成】升麻六钱,川芎五分,甘草三钱,薄荷八分,淫羊藿一钱,穿山甲(土炒)二片【用法】水煎服。【主治】痘疹二三日。

七伤汤 更多...
  【方源】《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施圆端效方》。【组成】益智一两,陈皮、甘草(盐炒)、桔梗各二两,木香、姜屑、甘松各半两,京三棱(炮,切)、广茂(炮)各三两,青皮一两半,麦蘖(炒黄)五两,姜黄三钱【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盐汤点下,日进三服。【功用】和脾胃,消宿饮。【主治】诸气刺痛,及产后血气不顺疼痛。

七阳散 更多...
  七阳散--《普济方》卷二十五《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卫生家宝》。为《本事》卷二“七珍散”之异名。见该条。七阳散--《点点经》卷一【方源】《点点经》卷一。【组成】苍术、羌活、防风各一钱五分,防己二钱,桂枝一钱,黄柏(炒黑)一钱,姜黄一钱五分,干葛三钱,甘草六分【用法】生姜为弓I,水煎服。【主治】酒毒初发,脾土受病,..

七攻散 更多...
  【方源】《遵生八笺》卷十八。【组成】木鳖子四大个 水银轻粉,生矾川椒各五分,人言五厘【用法】上为末。用猪脂油调和,擦之。【主治】癣疮。

七花丸 更多...
  【方源】《医学正传》卷五。【组成】山茶花、芙蓉花、石榴花、检漆花、松花、白茅花(锉)各一两(俱烧存性)、槐花二两(炒焦黑)、枳壳一两(麸炒黄色)甘草(炙)五钱地榆一钱槟榔二钱五分【用法】上为细末,醋调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煎乌梅汤送下。【主治】肠风下血,久痔。

七补丸 更多...
  【方源】《鸡峰》卷十六。【组成】白芍药、川芎各三分,白芷、白术、熟地黄、阿胶各二分,当归三分【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人。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送下。【主治】妇人血气虚弱,冲任不和,腹中坚结,状若怀妊,月候尚来,未分喜脉者。

七灵丹 更多...
  【方源】《卫生鸿宝》卷二。【组成】鹅儿不食草四钱,香白芷、廿枸杞子、白甘菊、五味子各一钱,川芎二钱,川羌活八分【用法】勿令焙炒,须晒燥,磨粉至极细,贮器封固。吹鼻。【主治】头疼脑胀及时邪眼疾。

七妙散 更多...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四三。【组成】枳壳(生,去瓤)、椿木皮、雷丸、大麻、白及、猪牙、皂荚各半两,赤石脂一两【用法】上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空心临卧服。【主治】肠风。

七枝煎 更多...
  【方源】方出《奇方类编》卷上,名见《仙拈集》卷一。【组成】槐枝、桃枝、柳枝、椿枝、楮枝(即垢树)、茄枝、蕲艾【用法】上煎水三桶,大盆浸洗,如冷又添热水。以被盖出汗,避风。未愈,再洗几次。【主治】①《奇方类编》:中风年久瘫痪。②《仙拈集》:筋骨疼痛。

七枣汤 更多...
  七枣汤--《局方》卷六【方源】《局方》卷六。【组成】茴香(去土,炒)、川乌(炮,去皮脐)、缩砂(取仁)各八两,厚朴(去粗皮·姜制)一斤,益智(去皮)半斤,干姜(炮)四两,甘草六两【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大枣七个(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空心温服。【主治】脾胃虚弱,内受寒气,泄泻注下,水..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