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中药方集
首页 上页 6 7 8 9 10 11 12 下页 尾页 共42页/ 转到第

Q介绍

七枣散 更多...
  【方源】《苏沈良方》卷三。【异名】七枣汤(《鸡峰》卷十四)、乌头七枣汤(《直指》卷十二)。【组成】川乌头(大者)一个(炮良久,移一处再炮,凡七处炮满,去皮脐)【用法】上为细末,都作一服。用大枣七个,生姜七片,葱白七寸,水一碗,同煎至一盏,疾发前先食枣,次温服。【主治】①《苏沈良方》:脾寒疟疾。②《直指》;久..

七奇汤 更多...
  【方源】《魏氏家藏方》卷九。【组成】生干地黄(洗)、川芎、白芍药、当归(洗)各一两(并生用),甘草、鹰爪黄连、秦皮各三钱(并生用)【用法】上为粗末。每服患重者五钱,轻者三钱,水七分碗,煎至半碗,先熏眼,候温,去滓洗,再温再洗,日五七次,剐换。妇人患眼可煎服,却用滓再煎汤洗之。【主治】眼目病。

七拗汤 更多...
  【方源】《摄生众妙方》卷六。【组成】麻黄(去节)、杏仁、半夏、石膏、芽茶、北五昧、甘草(炙一半,生一半)各等分【用法】上用水二钟,加生姜三片,煎至七分服,于二更时分进一服,三更四更进一服,服毕以被覆之,少言语为佳。【主治】喘病,及伤寒喘嗽。【加减】喘甚,加紫苑,马兜铃。

七转丹 更多...
  七转丹--《简明医彀》卷二【方源】《简明医彀》卷二。【组成】巴豆肉(研)五钱,麝香五分,白矾五钱,白芷二钱,硫黄、雄黄各五钱,官桂五钱,朱砂一钱,青黛五钱,黑附三钱【用法】上药各为细末,各包,端阳午时,取五家粽尖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发日五更绵裹塞鼻,男左女右。用过醋洗,晒藏,可愈七人。【主治】疟疾连..

七贤丹 更多...
  【方源】《青囊全集》卷上。【组成】黑砂、红粉、轻粉、正雄、硇砂(月石可代)、生明矾、真血竭(若无,用珍珠代)【功用】拔毒去瘀,取铅码。【主治】铅码伤,并治无名肿毒。

七贤汤 更多...
  【方源】《辨证录》卷一。【组成】白芍、白术各五钱,甘草一钱,肉桂三分,柴胡一钱,丹皮三钱,天花粉二钱【用法】水煎服。【主治】冬月伤寒,肝气邪郁不散,凡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发厥,面青手冷,两足又热。

七贤散 更多...
  七贤散--《外科正宗》卷三【方源】《外科正宗》卷三。【组成】茯苓、山药、牡丹皮、山茱萸、熟地黄、人参各一钱,黄耆二钱【用法】水二茶钟,加煨姜三片,大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主治】肠痈溃后疼痛,淋沥不巳,或精神减少,饮食无味,面色萎黄,四肢无力,自汗盗汗,睡卧不宁。七贤散--《观聚方要补》卷八【方源】《观聚方..

七味汤 更多...
  【方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八。【组成】柴胡(去苗)、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各二两,甘草(炙)、桂(去粗皮)、麻黄(去根节)、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夏(为末,姜汁和作饼,焙干)各一两【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主治】虚劳发热,咳嗽。

七味饮 更多...
  【方源】《四明心法》卷中。【异名】七味地黄汤(《幼科直言》卷二)。【组成】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肉桂【主治】①《四明心法》:肝经气虚,筋无所养,变为寒证,以致筋骨疼痛,脚软懒行;及伤寒服凉药过多,木中无火,手足牵引;肝经血虚,以致火燥筋挛,变为结核、瘰疬。②《幼科直言》:痘症至七八九朝,色..

七味鸭 更多...
  【方源】《验方新编》卷十一。【组成】生地、熟地、归身、茯神、白术(土炒)各三钱,川贝母二钱,地骨皮四钱【用法】用老鸭一只,去毛,原汤洗净,去肚杂,不可再见水。将前药加陈甜酒一碗,生晒酱油三酒杯,同入鸭肚内缝紧,用瓦盖盆盛贮,盆内不可放水,盖好,以棉纸将盆盖缝封固,放在锅内,亦不可放水,锅盖盖好。稻草三斤打..

七圣散 更多...
  七圣散--《圣惠》卷五【方源】《圣惠》卷五。【组成】天麻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芎劳半两 ,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地骨皮半两,薏苡仁三分【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二钱,用温水调下,不拘时候。【主治】脾脏中风,心腹烦壅,头面微肿,冷汗出。【宜忌】忌生冷、油腻、猪、鸡肉。七圣散..

七圣煎 更多...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九。【组成】瞿麦、滑石各一两,牛乳、黑豆、黄酥各二两,冬葵子一合,白蜜二合【用法】上为细末,以乳、酥、蜜调药令匀,慢火熬成稀膏。每服一匙,热酒调下。【主治】产难,多时不下,垂困。

七圣膏 更多...
  【方源】《鸡峰》卷二十二。【组成】黄柏半两,苦参、藁本、硫黄各一两,蛇床子、腻粉各半两,猪脂六两【用法】上为细末,煎猪脂油去滓,与前药同拌和,稀稠得所,以垍器盛。凡有患遍身者,即遍涂之,不可小有遗漏,仍先以指甲抓破。凡用此膏,夜间最佳,凌晨以浓煎藁本汤浴之。【主治】疥癣。

七仙条 更多...
  七仙条--《青囊秘传》《青囊秘传》。为原书“降药条”之异名。见该条。七仙条--《药奁启秘》【方源】《药奁启秘》。【组成】白降丹、熟石膏、红升丹各等分,冰片少许。【用法】上为细末,糊为条,阴干听用。插入疮口,上盖薄贴。【功用】拔漏管。【主治】一切疮毒阴疽,日久成漏,脓水淋漓不断。

七仙酒 更多...
  【方源】《仙拈集》卷三引《要览》。【组成】香附、陈皮、半夏、枳壳、柴胡各四钱,大黄八两,蒲公英四两。【用法】用真烧酒五斤浸药。早、晚服。更用五倍子焙干为末,醋调常敷患处。【主治】乳岩。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