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所致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的性接触而传染。本病症状比较复杂可以侵犯身体许多脏器,早期主要侵犯皮肤粘膜,晚期易侵犯心脏与中枢神经系统。其损害多种多样时隐时现。梅毒不但可以通过性交传染对方,而且可以通过胎盘传染下一代,出现死胎、早产或先天性梅毒患儿。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梅毒螺旋体通过性交侵入人体后,约2至3天即进人血液循环,传到全身,但不立即发病。约在感染3周后,才在螺旋体进口处,一般是外生殖器,出现第一个损害,称为硬下疳。由于局部的抵抗能力,下疳可不医自愈。但潜伏的螺旋体尚继续繁殖,至8周左右大量进入血液产生梅素疹,并反复发作。早期损害主要是皮肤,晚期则要侵犯组织如皮肤粘膜、骨骼、心脏、血管或神经系统。也有人感染后终身不发病,或只有晚期症状而无早期表现。
(二)主要类型
1.自得梅毒:分为3期,第一、二期称为早期,发病常在感染后4年以内。第三期称为晚期,发病在感染后4年以上。
第一期:也称硬下疳期。,一般以感染后3周左右发生。主要发生于外生殖器,损害为红铜色硬性结节,表面轻度糜烂或有浅溃疡。硬下疳一般只有1个,发生1~2周后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硬,但不破溃。男性病变在阴茎、阴囊。女性在大小阴唇内侧、阴蒂、子宫颈等处,也可见于阴阜、肛门周围。极少数也可发生于口唇、舌、指、乳房及眼睑部位。
第二期:为梅毒螺旋体进入体内,在全身大量播散时期。一般在期梅毒后2~12周出现,可侵犯皮肤、粘膜、淋巴系统,有时可侵犯骨骼、眼及神经系统。本期又可分为早发梅毒与复发梅毒。二期早发梅毒疹分布全身,呈对称性,最常见的是玫瑰疹、暗红丘疹,或有鳞屑的丘疹,无自觉症状。常伴发有头痛骨痛、全身不适和全身淋巴结肿大。
第三期:一般发生于感染后4~5年。开始出现皮肤粘膜晚期肉芽肿损害,可只有一个,称树胶样肿;也可为一群,称结节性梅毒疹,均可溃烂。愈后遗留萎缩性疤痕。也可侵犯骨骼。感染10~20年后可侵犯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
2.胎传梅毒:乃梅毒螺旋体经胎盘传染给胎儿之梅毒。分早期与晚期。
早期:出生两个月内出现,病儿发育不良,皮肤有斑丘疹,伴有鲹屑。严重的可发生大疱和糜烂晚期:4岁以后出现症状,皮疹与自得梅毒第三期梅毒疹相似。有实质性角膜炎、耳聋与哈金森氏牙齿。
(三)理化检测
1.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2.病原体检查可检到梅毒螺旋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