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科介绍 | |
|
|
骨肉瘤 更多... |
皮肤癌 更多... |
皮肤癌是指皮肤表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皮肤癌好发于身体暴露部位,如头、面、颈、手背等部位,占81.1%。皮肤癌有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之分。前者好发于眼旁、鼻、鼻唇沟和颊部,后者好发于颞部、眼睑、耳、头皮、唇等部位。皮肤癌的发生与长期日光暴晒,X线及热辐射,经常接触石油、沥青、砷、焦油等化学物质,经久不愈的溃疡等
因素有关。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基底细胞癌:皮肤起初为米粒大或豌豆大黄红色有蜡样光泽的坚硬结节。上有黄褐色或暗灰色痂皮,随后可出现溃疡,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整齐的侵蚀性溃疡,触之易出血。 2.鳞状上皮癌:皮肤起初出现疣状结节,基底部较硬,表面呈暗红色,角质不易剥离,用力剥去易出血。继而中央破溃,形成溃疡,边缘隆起充血。 (二)理化检测 活体组织标本病理检查。 |
阴茎癌 更多... |
膀胱癌 更多... |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与一些化学致癌物质:尤其是芳香类氨染料、内原性色氨酸代谢异常及吸烟、摄入蛋白质过量、寄生虫、慢性炎症、病毒等因素有关。发病以 50~70岁之间最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 4:1。 4.其他:还可出现腹部肿块、腰骶部或会阴部疼痛及贫血等症。 |
卵巢癌 更多... |
胆管癌 更多... |
胰腺癌 更多... |
鼻咽癌 更多... |
鼻咽癌是指发生在鼻腔与咽之间鼻咽部的恶性肿瘤。我国是世界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福建、台湾、江西、四川、湖南等省为高发区。其发病与遗传因素、EB病毒及环境致物质有关。以壮年发病最多,30~50岁组占发病人数60%。男性多于女性。 3.偏头痛:以太阳穴一带疼痛为甚。约有57%的病人出现此症。 4.颈部肿块:肿块大多数最先出现在颈部,尤其是在耳垂后下方一带。绝大多数无疼痛,表面颜色正常。约 40%的患者为首发症状。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眼部活动困难、复视、面部肌肉麻木、张口困难、吞咽困难、舌活动不灵便、声音嘶哑等。 (二)理化检测1.鼻咽镜检査:是诊断鼻咽的主要方法,可发现鼻咽部早期占位性病变。 |
食管癌 更多... |
食管是连接咽与胃的管道,长约25~30厘米。食管发生的癌症称为食管癌。食管癌中医称为“噎膈”,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饮食、吸烟、酗酒及食管慢性炎症、遗传等因素有关。3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男性多于女性。 3.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在吞水或咽食时总感觉胸骨后有定位疼痛,吞咽后这种感觉逐渐消失。 (二)理化检测 |
肺癌 更多...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系指原发于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的癌肿,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受化学致癌物质影响。吸烟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工业废气和大气污染,产生大量多环芳香烃等有害气体亦可诱发肺痛。绝大多数肺癌好发于 35~75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诊断】 (二)理化检测 |
肝癌 更多... |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化学性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亚硝胺),饮酒,食物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A、E、C及微量元素钼有关。以中、壮年男性发病率最高 (二)理化检测 |
肾癌 更多... |
肾癌是指发生于肾实质细胞的恶性肿癌,包括肾细胞癌和肾腺癌肾癌占肾脏肿瘤的80%。肾癌的发生与免疫力下降、肾肿、吸烟及长期服用止痛解热药等有关。本病以中老年为多,40~70岁发病率约占75%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1.血尿:多呈无痛性、间歇性全血尿。 2.疼痛:腰部、背部、肾区或上腹部呈现钝痛,腰部有叩击痛。 |
恶性淋巴瘤 更多... |
恶性淋巴瘤是指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按照淋巴细胞的形态分类,可将淋巴瘤分为何杰金氏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两类。其发病与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遗传因素等有关。可发于任何年龄,以31~40岁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 1.B型超声检查及X线检查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
子宫颈癌 更多... |
子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的恶性肿瘤,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妇女恶性肿瘤之冠,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官颈癌的发生与早婚、早育、多产、性牛活不洁、宫颈糜烂、慢性子宫颈炎、病毒感染及吸烟等因素有关。多发生在40~70岁之间,以50岁为高发年龄,20岁以下的患者罕见。 3.宫颈摄影:诊断准确率为93.1%,是一种准确性高、价低、便于应用的新方法。 |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4236847号;粤公网安备4409810266068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