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铁性贫血 更多... |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的缺乏而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所引起的贫血。本病发生率甚高,是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发病,尤以妇女(特别是孕妇)和婴出儿中发病率最高。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当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萎黄”、“黄胖病”等病证的范畴 【诊断】 临床表现 1.病史:有引起缺铁的病史,如慢性失血、吸收障碍、营养不良和铁需要量增加等 2.症状:发病缓慢,有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心慌,耳鸣眼花,失眠,记忆力减退,气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晕厥等。 3.体征:皮肤粘膜苍白,甚至视乳头苍白、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口腔炎、舌炎、口角皲裂,皮肤干燥、皲裂,毛发干燥脱落,指甲扁平、脆薄及反甲,皮肤发黄浮肿等。 |
再生障碍性贫血 更多... |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或A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主要病理为红髓的脂肪化,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本病与中医学的“虚劳”、“血证”等密切相关。 |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4236847号;粤公网安备4409810266068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