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内分泌科介绍

  内分泌科是医院中一个专门治疗内分泌科疾病的地方,主要负责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痛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甲状腺、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疾病的临床诊治。
  体重改变:体重减轻或增加,如消瘦,肥胖;
  体格发育障碍:生长发育障碍,如过度矮小或巨大;
  精神症状:精神兴奋、烦躁易怒、抑郁、少言寡语;
  骨骼系统改变:不明原因的骨痛、腰腿痛、骨质疏松、易骨折;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亢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
  尿量改变:口渴、多饮、多尿、夜尿增多;
  浮肿:尤其是伴有皮肤干燥、唇厚舌大者;
  症状性高血压:尤其伴有多血质外貌、痤疮、周期性下肢肌无力或阵发性高血压;
  皮肤或毛发改变:皮肤色素沉着、紫纹、毛发改变、内分泌性痤疮;生殖及性功能改变:女性月经失调、乳腺增生、性早熟、不孕不育、男性阳痿;
  其他常见症状:怕热、畏寒、心慌、胸闷、头痛、视力减退、软弱无力等。

糖尿病 更多...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为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高血糖及糖尿是其主要临床特征。本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广泛的疾病之一,可见于任何年龄,患病高峰在50~70岁。中医学称本病为“消渴”或“消瘅”。
【诊断】
临床表现
1、早期或轻型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2、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尿量增多、排尿次数增多及夜尿增多),多饮(口渴而饮水量大增),多食(食欲亢进、多食易饥),及体重减少(逐渐消瘦,但中老年轻型患者可因多食而肥胖)。常伴乏力,面色萎黄,皮肤瘙痒,女子多见外阴瘙痒及月经不调,小儿则毛发少泽、生长发育迟缓。
3、合并眼病,可见视力减退,白内障,眼底出血,眼底动脉硬化等;合并肾病,可见浮肿,蛋白尿及贫血等;合并神经病变时,肢体酸痛麻木,性欲减退,阳萎,便秘或腹泻,多汗,体位性低血压,大小便失禁,失眠,眼肌麻痹,及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等。

甲亢 更多...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临床上以高代谢症群、神经兴奋性增高、甲状腺肿大、不同程度的突眼症为特征。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尤以 20~45岁的中青年女性最常见。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肝火”“瘿瘤”、“心悸”等病证的范畴。
【诊断】。
临床表现
1.精神、神经系统: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神经过敏、急躁、精神紧张、多言善动、思想不集中等。严重者可见忧郁、狂躁。双手臂面前平举伸展时有手指细震颤。腱反射亢进。
2.高代谢率症群:怕热多汗,皮温增高,皮肤湿润,脸、颈、胸皮肤潮红,可有低热,多食易饥,体重减轻疲乏无力。
3.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呈弥漫性、对称性、轻度至中度肿大,质软表面光滑,吞咽时上下移动,在腺体两侧外上下可扪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
4.眼征:眼裂增宽,伴突眼,两眼聚合欠佳。
5.心血管系统:心悸,心动过速,收缩压增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第一心音亢进,常有收缩期杂音。
其它如消化、内分泌、运动系统等也可出现异常表现。最严重的是以上症状加剧加重,出现甲状腺危 象,可危及生命。
(二)主要类型
1.轻型:见于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
2.重型:具有上述典型表现。
3.危症:高热大汗,呕吐腹泻,脉率在160次/分钟以上,心率失常,甚至休克、黄疽、谵妄、昏迷。
4.并发症:主要有心力衰竭、肌肉萎软、骨质疏松等。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更多...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合成或分泌甲状腺素不足引起的疾病。机能减退始于胎儿期或新生儿期,称为呆小症;始于发育期或儿童期,称为幼年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始于成年期,称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幼年型、成年型病情严重时改称为粘液性水肿。成年型多发于中年女性。本病在中医学多属于“水肿”“虚劳”等病证的范畴。
【诊断】
临床表现
1.病史:有地方性甲状腺肿、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甲亢症等病史。
2.症状: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早期有畏寒、少汗、乏力、纳差记忆力下降、月经紊乱等。可发展有嗜睡、反应迟顿、腹胀、便秘、发音迟顿、体重增加。
3.体征:皮肤干燥、枯黄、粗厚、发凉,非凹陷性粘液水肿。毛发干枯、稀少、易脱落。体温低,脉率慢脉压差小,心脏扩大,可有浆膜腔积液,腱反射迟顿,掌心发黄。严重者可出现粘液性水肿 昏迷。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