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耳鼻喉科介绍 | |
|
|
| 喉阻塞 更多... |
| 咽部异物 更多... |
| 鼻出血 更多... |
| 酒渣鼻 更多... |
| 中耳炎 更多... |
| 鼻骨骨折 更多... |
| 鼻咽炎 更多... |
| 扁桃体炎 更多... |
| 枯草热 更多... |
| 耳聋 更多... |
| 慢性鼻炎 更多... |
| 耳疖 更多... |
| 慢性鼻咽炎 更多... |
| 外耳道疖肿 更多... |
|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病变,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是
耳科常见病之一。夏季多发。其病因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另外,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浸渍,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诱发外耳道疖肿。中医称该病为“耳疖”。 |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更多... |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主要原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患者,细菌及病毒等易经咽鼓管侵人中耳此起感染。婴幼儿咽鼓管较短、宽而平直,鼻咽感染容易侵人中耳,所以此病好发于小儿。另外 ,当鼓膜外伤时,也可因致病菌直接进人中耳引起本病。在患某些急性传染病时,也可并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本病相当于中医的“脓耳”。 【诊断】 临床表现 1.充血期:耳痛并逐渐加重呈搏动性跳痛。患者自觉耳闷,继则听力下降。伴发热,全身不适。鼓膜表面有放射状血管扩张。 2.化脓期:鼓膜穿孔前耳部剧烈疼痛,影响患者睡眠。听力继续减退,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升高,儿童可达39℃。此时可见鼓膜弥漫性充血,膨隆外凸。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发热和耳痛立即减轻或消失,其它症状也逐渐好转。检查可见鼓膜表面有闪光点,脓液从此处搏动性流出。 3.恢复期:如治疗积极和适当,感染已得到控制者,一般流脓可在7~10日内停止,全身情况及听力逐渐恢复正常,鼓膜充血逐步消退,穿孔有可能自行愈合。但如治疗不当,反复感染,身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则有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可能。 |
|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4236847号;粤公网安备44098102660687号 |